【文化】一間獨立書店之必要?

2015年,台灣尾的春成書店關上了16年的店門,嘉義的讀書人已先一步拉下鐵門。2016年底,台中闊葉林書店業已差不多收拾殆盡,闊別蹲點18年個年頭的街區。台北松林書店也著手清理門戶,畢竟書市蕭條,囤著大批書籍的空間,已不復過往的繁華。時間不等待任何人,也常沒讓書店人等到他們的期待。

根據財政部的統計數據,至2016年9月為止,實體書店從2015年底的2202家,再下滑到2166家。我們這邊說的統計是指「書籍、雜誌零售業」,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種書店的總稱。店裏面會有文具、布娃、百貨等,有很多各級學校參考書的那些也都算在裏頭了。但,這並不是我們主要要談的「獨立書店」。

要討論「獨立書店」,要清楚的是究竟為何而「獨立」呢?

「獨立書店」這個詞可以想像是一個因為現象而後起之名。多少也造成了人多語雜的積非成是。簡單說來,社會上出現了與上述那種你我家周邊的傳統書店類型不同,但仍然是以書為商店主體的「書店業」出現了。為了分別新型與舊型的規模和型態,也或許參考外國來的名稱,加減雜揉而有了一個新名詞。

這種書店的出現,不得不提的仍是於2006年現蹤的:小小書房和有河book。他們的出現,與過往我們認識的硬底子書店(我們現在也溯及以往稱他們做獨立書店了,如唐山書店、女書店、東海書苑等)不同的是,他們引入了對從前僅賣書的小店家來說沒有過的嘗試:把書店成為「空間」,是讓人在此集散的場所。當然,若在同一時間比較起來,他們的複合式經營模式在彼時已不算新穎,畢竟早多年前的大型連鎖店(如金石堂、誠品)就已經以這樣的模式開始顛覆傳統小書店的思維。其他旁及的講座活動、空間策展等,也不算特別(那時敦南誠品可是生活美學品味的大本營)。這種將書店自身打造為品牌模式的行銷經營手法,是上世紀末即已席捲全球名牌產業的資本主義理想模態。

那說到底是在「獨立」個什麼勁呢?

我們揣想,「獨立」也許並不完全指涉於「創新」、「流行」,或時下最簡單的那種連鎖企業與個體戶的區分,而更在於「精神」向度或者所謂的書店人的「態度」之上吧。

書店人用這樣的「態度」,企圖以個別品牌反擊大品牌的壟斷專權,以獨特的美學選書挑戰排行榜時代的暢銷書種,以走進社區探索在地的小寫計畫來反動千篇一律的成功傳記;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這資訊普及而氾濫卻造成性質同一化的洪流裏,表現獨樹一格的知識理性,⋯⋯。要說下去當然還可以更多,假設有一百間獨立書店的存在,就會有一百種的書店性格。我們無法如此明確的列出所有現象,但我們想要指明的是,這些書店人正在用一種複製商業手法的形式,達到反商業目的:反對資本文化對生活的全面殖民。

如果我們認同書不只是商品,同時也是知識或文化的載體時,那文化就不單只是用來買賣的,不只是「到貨付款」的手續,文化還是從土地、從生活中累積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店家是從這塊土地上長出來的,它的土壤可以是對現代社會體制的回應,也可以是對台灣土地的情感,是進而廣之的對身所處地方的認同,是在歷史時間的遞嬗中嘗試用一種可行的方式,從生活的文化中生出,記錄、轉譯出我們時代裡——一個精神匱乏時代——的文化。

當然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文化部推動對實體書店的補助政策、媒體持續的關注報導(被收納進一種時新語彙的文化創意產業?一百種文青生活的想像?)等,都可能是如今獨立書店快速成長的原因之一,尤其在2010年後,開店數多達百家以上。一波獨立書店的潮湧,我們此時正站在浪頭上。

或許我們也該談談科技。閱聽人對於新科技的依賴使用與慣習程度,也提供了書店人新的經營方式。網路的串連對這些書店人來講,有好有壞。壞得應該也不用多說,那些網路商店的崛起,通過低價折扣、全省物流配送的便利,讓產業生態有了重大改變。好的呢?最重要的應該還是社群網站的興起。透過社群網頁的經營,能與新型態的閱讀者建立起溝通的橋樑,在其中分享書店日常,或是一首文學詩,一句電影台詞、一場街頭運動,生活周遭正在經歷的某種延續和改變⋯⋯。互動的模式不是網友式的、聊天室的抽象對談,因為每間店都有個實體的空間存在,和你互動分享的那些人,就在可能是你家樓下街角的某位書店店員。當你出門散步、吃飯的時候,可以路過偷窺的對象。這些書店,嘗試將線上的無限拉回到線下的溫暖互動。

正是這樣的連結,書店的經營與以往不同,它不單只能是守著店門,在插科打渾話中等待顧客上門(我們知道書店裡也是有很多雜活要做)。而是與顧客產生情感上的連結,讓人們可以熟悉這家書店推出的社區走讀、那家書店推薦什麼樣的書籍、某家更遙遠的店正在播著網路廣播。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過往我們說的那種傳統書店式微的原因之一。因為新時代的表達語彙不同,應用的物件不同,傳播的觀念和想法不同,讓這些已經有一定年紀的書店很難以維持著原樣的方式走下去。

這樣的空間,多少也塑造出一些新的可能性,而這似乎又吸引了企業的投入意願。這些年,一些企業集團先後參與了書店這個行業,如夢田文創開設了閱樂書店、承億接手讀書人文化廣場、王品集團創辦人開了一家益品書屋,永豐餘買下了中央書局等等。也許未來還會有更多,如同我們前面說過的,品牌形象已是當今資本邏輯的一環,而閱讀這件事又向來正當性十足。只是這樣的現象發展到最後會是什麼結果呢?在這「獨立」詞彙盛行的年代裡,「獨立書店」最後該相對於誰而獨立呢?

你說為什麼需要一間獨立書店?或者一間獨立書店必要嗎?這也是我們不斷思索的問題,至今仍無法準確地回答,就像百萬人便有百萬種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我們只是試圖想讓關心的或還未接觸過的你,一起來想一想,直面思考之存境:在我們的未來中,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本文節錄自Indie Reader編輯室〈獨立書店的浪潮與離騷(或牢騷與嘮叨)〉,《Indie Reader》,試刊號 一間獨立書店之必要?,2017.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