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張文彬/採訪撰稿:郭惠琮/逐字稿整理:陳泰蓉
Q:協會去年承辦業務,其來由主要是因為文化部的「推動實體書店書展補助作業要點」,但其實各界對這些政策的施行,長久以來有不同見解,想先請你從這裡開始談起。
A:你說的不同見解,我想主要是指有些人認為,獨立書店既然號稱「獨立」,是否就不應該接受政府的經費補助。我的看法是,這樣的說法會不會對所謂的獨立書店太苛求了?這問題牽涉到許多層面的思考,但簡要地說,我認為,所謂的獨立,應該比較著重在書店自身的營運內容與方向、風格與特色等,至於是否申請政府補助不應當是書店「獨立」與否的主要判準。政府的補助政策只要公開透明,書店自可由本身的經營理念與需求來評估斟酌是否參與。
Q:書店申請政府補助是否影響其獨立性?在議題耕耘上會因此退縮?不曉得你怎麼看待諸如此類的議論,更甚者,對於文化部的補助作業有何建言?
A:是否影響獨立性,我前面說過了,並不必然。不過確實會有一種疑慮是説,經營者是為了申請補助才來開書店,一旦未能獲得補助,書店就不開了,或是經營不久。甚至可能有些是營業內容並非以書為主,卻也登記或自稱為「書店」,藉此爭取政府的補助,這是比較值得注意的現象。至於是否書店接受政府補助後就會影響其對社會議題的進步性或立場方向,就我個人的觀察,這情形並不明顯。其實,就我了解,文化部的「推動實體書店發展補助作業」並不干涉書店的營運定位與方向,目前主要仍是依計畫書的內容是否值得鼓勵與支持來決定補助與否及金額。只不過公部門的經費補助運用有一定的規範與流程,比如說需要成果報告和單據核銷等,雖然文化部的書店補助案核銷辦法已是相對友善,但對初次接觸這套規範與流程的書店業者而言,難免有些陌生與緊張。另外,目前的補助規定房租與人事費用最多只占一半,另外一半的補助經費科目必須是業務費用[1],未來若能適度鬆綁,再提高租金、人事的整體補助比例,相信更能激勵書店業者,以及減少書店執行計畫的人力與行政負擔。
雖有補助帶來經費挹注,常常辦完才發現活動收益不足
因為,業務費科目的內容,很大的比例是辦理各式各樣的活動,但任何的活動辦理都需要前置縝密的企劃與人力的投入才能完成,然而一般書店的人力配置都很有限,許多甚至是一人書店,同時要處理書店日常庶務,又要執行活動企劃,經常分身乏術,難以兼顧;有些書店又不見得有充裕的活動空間,因而還必須騰出營業空間來遷就活動辦理。雖然活動會帶來人潮,但活動人潮卻未必能帶動書店營收,令業者相當疲憊和苦惱。
Q:台灣書店發展近來備受媒體與大眾的關注,經營型態也不同於早期成立的書店,我們去年實際拜訪了許多書店,想請你談對這些書店的觀察。
A:確實有些小書店的經營方式與成果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承接淡水「有河book」的「無論如河」書店,幾位女性伙伴發揮自身醫護背景的優勢,發展出心靈與身體主題特色的活動;每週三的書店台語日,要求當日所有進門者儘量以台語交談,從日常對話重新思考台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母語使用率嚴重下滑的問題,別出心裁;而位於美濃的「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經營方式跳脫既定印象,不限於當地的客家文化脈絡,推動各類型文學讀書會,甚至是在較保守的當地挑動社會議題的討論,企圖帶動公民思辨的風氣。
思考書店在現代社會的定位
在活動形式方面,書店也從新書發表會、讀書會的室內活動跨足到戶外,我們可以觀察到各地書店參與愈來愈多的主題市集與文學走讀等活動,民眾因此也透過不同以往的途徑來認識書店。不過,就像前面提到的,活動能否直接帶動營收並不穩定,小書店能否長期負擔活動的辦理,終究要考量書店的經營方針與人力配置。
此外,除了個人開小規模經營的書店,近來也有企業集團投入實體書店,或是書店與企業一起合作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後續發展都值得關注。另外,有一種模式是承接政府公共空間再利用計畫開的書店,這類書店雖能進駐條件相當不錯的營業空間與地點,但相對卻須負擔營運空間,乃至周邊戶外區域的維護管理,因而衍生額外的經營成本,持續營運與中途打退堂鼓的案例都有,成效如何有待觀察。
Q:面對台灣實體出版產業現況,賣書對於書店整體利潤的貢獻有限,因此可見許多新穎的書店經營型態的嘗試,但偶爾會發現溝通失焦的狀況,書與讀者的距離變得遙遠了⋯⋯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A:確實,這幾年常見非常有趣的主題式書店,有著顯著的經營理念與特色。但也常見書店由於營收考量,往往不只有賣書,經營品項可能還有飲料、餐點、小物等,也就是所謂的複合式經營。其實書店複合式經營的平衡點拿捏並不容易,稍有不慎就出現非書的品項喧賓奪主,或是本末倒置的問題。好不容易投注自身心血想經營一家書店,卻被民眾認為是餐廳、酒館或咖啡店,而不是書店,其實非常可惜。我自己的原則是,應該適切詮釋與掌握「書」這個媒材或載體的核心價值與其在人類社會演變的歷程脈絡,由此出發進而思考做為書的承載集合空間的「書店」,應該具備哪些基本元素與特質,再發揮創意與時俱進,求取生存並持續能在社會占有一席之地。理想上,書店的理念與營收都應通過「書」的核心價值的創新轉化、應用與加值來達成,才能避免你提到的書店與「書」的讀者距離愈來愈遠、溝通失焦的問題。
Q:非都會區的書店又該如何經營?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書店被賦予的「地方微型文化中心」這定位呢?
A:書店做為「地方微型文化中心」,這定位有值得推動的意義,特別在藝文資源較為匱乏的小鄉鎮,書店的文化功能與影響力更顯得重要。但這不是說非都會區的書店都要如此自我定位,畢竟經營者的理念、專長、資源等各不相同,所在的區位條件也不一樣。何況書店若要扮演好地方微型文化中心的角色,幾乎就是要經常舉辦讀書會、講座、電影播映、音樂會或社區相關議題等活動,這些活動固然能活絡地方,但未必能直接提升書店營收。因此,位在鄉鎮社區又有文化使命感的書店,最主要的挑戰與努力方向應該就是如何讓自己在地方文化的努力成果得到公部門更多元的支持,以及民間社會資源的肯認,同時發展友善便利的機制促進喜好藝文活動的民眾以具體的購書行動支持書店。
Q:台灣實體出版產業的營業額下滑,這幾年看似維持在一區間[2],書店的經營也十分艱困,書店從業人員究竟該如何因應?
A:如果我們暫時先略過不談社會變遷對書業的衝擊,以及小書店面對大通路這種資源不對稱的現實等結構性困境,書店業者能做的或許就是自我充實,提升自己經營管理書店的能耐。過去一年的書店訪視經驗發現,不少書店同業固然有理想與熱情,但對經營管理一家書店的基礎能力仍多所欠缺,這激發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發展「書店學」的構想,希望透過系統化的課程規畫提供新進書店業者基礎訓練與在職進修。
是困境,也是書店提升的契機
「書店學」的課程構想包含「書」與「店」兩個面向,一方面我們需要更深入瞭解「書」這個媒材載體,從基本的書籍構成、開本規格、紙張材質、文字編輯、美術設計、裝幀、印刷、圖書上中下游暨周邊產業鏈等,到進一步思索「書」在資訊科技進步與社會變遷下的功能與意義,如何與時俱進,變與不變等,關於一本書的身世種種,都應該書是店從業人員須具備的知識。舉例來說,書籍的紙張材質磅數與文字排版如何影響閱讀體驗?封面圖樣設計如何與書呼應,又可能如何影響讀者對該書的感受?期待書店從業人員對「書」瞭解的愈透徹,就愈能體認每本書的獨特性,也愈能推荐給最合適的讀者,而有助於銷售。至於「店」的部分,指的是書店畢竟是商業空間,屬於實體零售業,關於零售業店面經營管理的基礎知識,書店從業人員應該都須多所瞭解,書業人員對某些經營知識不足,或者有意的經營者與有意投入書店全不如包括財務會計、庫存管理、顧客服務、商品陳列、銷售技巧、活動宣傳、人事稅務等,還要分析書店所在區位的優劣勢,以及書店定位與目標客群的連結等,每個經營環節都值得學習探究。
修過「書店學」並不保證書店賺錢與成功,但或許能減少失敗,或者清楚為何不賺錢,更重要的是希望有志進入書店的伙伴都能夠在一定的知識能力基礎上面對書店經營的挑戰,在困境中想辦法,一起想辦法就有機會。
Q:書店經營從來不如外界想像的浪漫。身為書店經營者,你會如何建議有意投入實體書店產業的新血?
A:對於有意開書店的新人來說,初期的營運基礎與經驗都仍薄弱,這階段主動連結爭取外部資源有其必要,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各部門的補助,或者與學校、企業、民間團體的合作方案等,都可循各種管道爭取支持。文化部的「推動實體書店發展補助作業要點」有「籌設中或實際營運未滿三年之實體書店之創設及營運計畫」的申請項目,對於新成立的書店是一大援助,但長期而言,政府補助終究不是書店營收與生存的主要支撐,開書店前仍應有所評估,恐怕不能過度浪漫,只憑一時的興趣。
開店前,盤點自己的核心能耐與決心,找出書店獨有的「X」
我自己有個評估心得,也許想開書店的人都應該具備至少一個很強大的「X」,這個「X」可以是實質具體的,比如充裕的資金、自有的店面空間、與書業或開店有關的專業能力或人際產業網絡等;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這個「X」也許就是巨大的熱情、強烈的決心、不做會抱憾終生的意志等,這些「X」因人而異,具備愈多當然愈好,但至少要具備一樣,給自己一個支撐的力量。否則以目前的處境,新開一家書店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興趣可能通不過營運繁瑣的考驗,理想也可能禁不起財務虧損的打擊,路險慎入。
當然,開書店還是一件很有樂趣、很有意義的事,如果評估後仍然躍躍欲試,從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立場還是很支持,協會的任務及推動「書店學」,正是要幫助每位想開書店的人,把他想開的書店開起來、開得久。
[1] 根據文化部一〇九年度「推動實體書店發展補助作業要點」第五條補助範圍及限制之規定,「書店租金、人事費用及營運所需之設備購置費用以合計不超過補助金額百分之五十為上限」;實際營運滿七年以上之實體書店營運經費補助申請者,前述營運支出費用上限為補助金額百分之六十。
[2] 根據財政部盈利事業家數及銷售額統計,台灣實體出版產業銷售額在98年為313億,到了104年下滑至190億,往後歷年銷售額便持平。根據最新資料,108年銷售額為190億。
本文原出處:張文彬〈台灣書店觀察:思考書店在現代社會的定位〉,《Indie Reader》,no.3 留住一切親愛的,2020.6